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2
编号:13630308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及影像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发病机理及影像诊断。方法:通过观察ECT、MRI、CT等检查应用于ANFH诊断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其原理。结果:各种影像检查手段显示病变情况时提供的信息不同,病变不同分级影像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根据病变的分级及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阶段都能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缺血坏死;发病机理;影像诊断

    研究表明,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因此,探究该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尽早治疗以及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ANFH发病原因进行分析,评价ECT、MRI、CT等检查的优缺点,旨在提高该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1 ANFH的发病机制

    对于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大致上具有两种,一种是创伤性类型,此种患者含有粗隆间、髋臼、骨颈等部位的骨折,其中上述骨折类型中,股骨颈类型骨折极易出现ANFH。而创伤性类型的患者出现该种疾病是因为对患者股骨头具有供养作用的动脉血管出现断裂的情况,导致血液发生灌注、粘滞等,最终形成ANFH[1-3]。另一种是非创伤类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6 字符